一本《梁家河》,一場學習潮,一堂別具教育意義的黨課。
《梁家河》一句句質樸的言語,一幀幀親切的畫面,帶來的是心靈深處精神上的洗禮。塵土飛揚,山丘溝壑黃土裸露,貧窮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梁家河的真實寫照,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一個十五六歲不諳世事的北京少年將他的七年青春留在這黃土高原的溝壑里山丘上,在這里和老鄉(xiāng)們一塊上山砍柴、溝底挑水、生火做飯、燒炕掃院、拉土送糞、耕種、收割、打場......最終成長為一名沉穩(wěn)自信,奮發(fā)有為的共產黨員和大隊部書記。
在這里他面對塵土飛揚的黃土高原、面對貧瘠高原的溝溝壑壑,面對吃不飽穿不暖的身心考驗,他沒有退縮沒有害怕。面對現實,用父輩們的革命精神投入到這一場知青下鄉(xiāng)運動浪潮里。他在窯洞里讀書求知、修身勵志、追求進步,積極樂觀地參加生產勞動,把自己融入到梁家河,把根扎到梁家河,把自己變成一個梁家河人。他帶領大家建鐵業(yè)社“降低成本、節(jié)約時間、增加集體收入”,打壩淤地“提高糧食產量”、開代銷社“解決了社員需要的各種生活必需品”,開磨坊“解放生產力,加大農業(yè)生產力度”,建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打破了“沼氣不過秦嶺”的謬論等等,為梁家河的發(fā)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了梁家河的帶頭人、主心骨。
在這里他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起著共產黨員的帶頭作用。習總書記說“陜北高原給了我一個信念,也可以說是注定了我人生過后的軌跡,經過了陜北這一人生課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細細品讀《梁家河》無論從哪個角度講,“生活關、飲食關、跳蚤關、勞動關、思想關”關關相連,但習總書記從未膽怯害怕,迎難而上,用他獨有的智慧、用共產黨員的信仰在陜北高原關關相破,給梁家河帶來了希望,帶來了曙光,F在梁家河山青了,水綠了,人民的生活富起來了。可以說總書記的定力、承受力、忍耐力和適應力都是令人折服的,令人敬佩的、讓人贊嘆,值得每個黨員學習。
學習《梁家河》,了解《梁家河》,更能理解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在企業(yè)發(fā)展的道路上應該怎么做,立足崗位、艱苦奮斗、團結一致、奮發(fā)向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讓我們在習總書記的帶領下,在《梁家河》精神的指導下擼起袖子加油干。
《梁家河》不是一本書,它是一盞明燈永遠指引著前進的路。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