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在韓城工作了將近二十年,但很慚愧,很少觀賞過行鼓表演,直到今年我看了龍鋼公司客戶答謝會上煉鋼廠表演的行鼓后,我才對行鼓有了一種刻骨銘心的認識。
答謝會之后的某一天,我在辦公室,在電腦上播放行鼓表演的視頻,并請一位女同志,閉上眼睛聆聽。寧心靜神之后,她驀地睜開了眼睛:“媽呀,這是黃河的轟隆隆的激流聲啊…..這是秋風掃過河面的聲音啊….”在這里,毫不諱言的說,這位女同志是音樂盲!
說到這兒,不能不說說韓城行鼓的發(fā)源地—龍門:在黃河流經(jīng)龍門(黃河最狹窄的地方,也就是傳說中鯉魚躍龍門的地方)以后,黃河終于撕開秦晉黃土高原險峻的崇山峻嶺,以浪遏飛舟之勢,摧枯拉朽般咆哮著沖過剩余的短短5里窄小的河道后,而后折向東南,這時河面頓顯寬闊,河流時而一分為二,時而合二為一,她肆意汪洋著,迅速占領(lǐng)了寬闊的平原。
為什么要描寫這個呢?
因為韓城行鼓的出場就來源于這個壯麗的景觀-------最少一百五六十個裸露著右臂膀、穿著土黃色服裝的隊伍,在指揮的一聲令下,彎著腰,敲著胯下行鼓,如飛躍過龍門的黃河浪頭,呈扇形吶喊著沖向?qū)掗煹谋硌輬龅?開始盡情的表演。他們時而一分為二,時而合二為一,時而呈銳意進取之三角,盡情的詮釋著他們的熱情,詮釋著黃河沖破束縛后的狂放與不羈。這個時候,鼓聲咆哮而張揚,配合著鼓手的吶喊,黃河波瀾壯闊的澎湃聲頓時讓觀眾熱血沸騰,禁不住歡呼起來。
突然,鼓點緩慢了下來,鼓聲輕柔了下來,伴隨著鼓聲,一群身著含有鵝黃色綠衣服的姑娘搖曳著紅色的花桿,邁著輕柔的小步、婀娜的舞姿、扭扭捏捏、羞羞答答、左顧右盼的上場了,啊,原來是春天來了,你聽,春雷陣陣,你看,她們悄悄的發(fā)芽,妖嬈的生長,隨著春風輕柔的晃動…….她們欲說還羞,她們初解風情,她們徘徊復徘徊……..好一片黃河濕地的春天風情!
又一群身著紅色衣服的姑娘,左右手輕搖著一把下黃上紅的紗扇,以更輕柔的腳步,悄悄的上場了。哦,原來是初夏到了,她們雖然有著熱烈的本質(zhì),但此時仍然不失春之妖嬈。但,忽然,鼓聲一變,她們頓時狂放而熱烈的舞動起來,她們熱烈的盛開,爭奇斗艷,她們爭先恐后的結(jié)果,紅桃黃杏,掛滿枝頭……
盛夏來臨了——一群身著白色服裝的小伙們,將大鑼放在肩頭狠勁的敲打,他們斜斜的傾著頭,跳躍著,頭頂烈日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的勞作著…….這個喧囂而燥熱難耐的夏天、這個雷雨大作電閃雷鳴的夏天啊………鼓點急遽,鼓聲隆隆,花桿穿梭,疾風勁草,黃河濁浪排空,一瀉千里…….!
緊張的豐收季節(jié)到了,釵子左右翻飛,稻浪滾滾!銅鑼被不停的敲打,是在碾打作物嗎?忽然,所有的花桿在中間、所有的鑼鼓圍成圈,載歌載舞起來,在歡慶豐收嗎?
深秋的風刮過河面,百草倒伏,樹葉飄零,一片蕭殺,冬天即將到來。忽而狂風大作,河面逐漸冰封——完全冰封——鼓聲低沉了下來,冰面下暗流涌動!釵子手們開始左張右揚,釵子左右沖突,能量不斷的蘊集、蘊集、再蘊集…….越集越多、越集越多……忽而,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隨著一聲怒吼,冰面乍破,激流奔涌,黃河夾帶著大塊的冰塊咆哮了起來……!
休矣,美矣,韓城行鼓!在黃河流域,表現(xiàn)黃河風情的鼓樂,除了韓城行鼓外,還有安塞腰鼓,正如同地域特點賦予的鼓樂特點一樣,如果說安塞腰鼓是“五嶺逶迤騰細浪”的話,那么韓城行鼓則表現(xiàn)為“烏蒙磅礴走泥丸”!令人感到奇特的是:這種將鼓樂與舞蹈相結(jié)合,并用鼓樂表達黃河龍門流域水文和人文風情的藝術(shù),僅僅產(chǎn)生并流行在龍門下游、韓城市區(qū)以北、龍門山以東這片三角地帶,而韓城市區(qū)以南,龍門山以西,雖然也屬韓城,但行鼓就是不會在這些地方生根發(fā)芽!
韓城行鼓,只會產(chǎn)生在龍門下游這段黃河之濱,因為,這里的黃河,有著龍門黃河特有的神韻,這里的人們,有著這段黃河神韻特有的基因。